愚人节(April Fool's Day或All Fools' Day)又称万愚节、幽默节。愚人节是阳历4月1日,自19世纪以来在西方逐渐流行起来的民间节日,没有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在这一天,人们用各种手段互相欺骗和戏弄,经常在笑话结束时揭露并宣布戏弄对象是“愚人”。笑话的特点很少包括本质恶意,但有些笑话太大,引起人们的恐慌,然后产生更大的反应,演变成(媒体)谣言和城市传说,所以对每个人来说,一般都会防止相关灾难的笑话。
每年的4月1日是西方传统的民间节日——愚人节(April Fool's Day),又称万愚节。鉴于它的起源不同一种说法认为,这种习俗起源于印度的“俚语解读节”。该节规定,每年3月31日,情侣们互相欺骗娱乐。广泛的说法始于法国。1582年,法国选择了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通用阳历),从1月1日开始,影响了以往以4月1日开始新年的历法。在新历法的实施过程中,一些人反对这种改革,仍然继承旧历,拒绝升级。他们仍然在4月1日互赠礼物,组织庆祝新年活动。主张改革的人嘲笑这些守旧者的做法。聪明搞笑的人在4月1日给顽固派送假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假庆祝会,把这些被忽悠的人称为“四月傻子”或“上当之鱼”。之后,他们在这一天互相忽悠,久而久之就成了法国流行的习俗。该节日在18世纪传播到英国,后来也被英国移民带到了美国。
起初,任何美国人都可以炮制耸人听闻的消息,不承担任何道德和法律责任,政府和司法机关也不承担责任。相反,谁虚构的谎言最奇怪,谁能欺骗每个人相信,谁会赢得荣誉。这种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很多混乱,从而引起了人们的不满。节日期间的欺骗不再像以前那样离谱,而是为了放松和快乐。
愚人节的笑话只能在中午12点之前开,这是一项传统的严格规定。中午过后找乐子的人是个比被嘲笑的人还大的傻瓜。小时后开玩笑的人会马上碰钉子,自找乐子。有一首小诗描述:愚人节已经过了十二点,这个大傻瓜来晚了。愚人节到了,你会是个大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