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中国民俗 >

安史之乱的资料(安史之乱资料简介)

编辑:中国民俗 2022-09-08 10:48 浏览: 来源:www.nanyuekg.com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黄巢起义和安史之乱有关系吗

安史之乱的资料(安史之乱资料简介)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755-763年,平原太守颜真卿成为了战争中的中流砥柱!那为何与一百年后的黄巢起义有关系呢?黄巢起义发生于唐朝878-884年,私盐贩子黄巢自河南濮阳响应王仙芝造反!那黄巢身为一个私盐贩子竟然有这么大的势力?
背景
此时,要从一百年前说起,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身为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也就是东北派节度使,并同罗、奚、契丹、室韦诸族,起兵造反!一路南下,唐军望风而降,河北一域只有平原一城留存!
此时,平原太守颜真卿为了抵抗安禄山等叛军,开始筹措银饷充当军费。唐朝前期盐制为公私合营制,就是两种模式存在。一方面是政府经营,管理盐业生产;另一方面是私人经营。主要是为了保障政府和军队的食盐消费,社会发展稳定。到了天宝、至德年间,一斗盐仍然花费10文就可。
颜真卿为了抵御安禄山的叛军,开始想方设法的筹措军饷。其中的大头就是食盐!从这开始,唐朝的盐制开始发生了变化,而且影响深远……
榷(què)盐制
榷盐制的发明者就是颜真卿,指的是官府垄断食盐销售的一种模式。具体就是:官府从盐户低价收盐,然后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差价。这也就是盐业专卖制度的由来,政府负责统销统购。官府将盐户生产出来的盐低价收购起来,这叫统购;再高价卖给用户,这叫统销。
并且严厉禁止私盐,私自从事盐业生产和销售,治以重罪!盐业专卖:民产、官收、官运、官销。这种制度的产生,是基于当时安史之乱的形式。关中入不敷出,江淮的财税重地沦落,导致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为了维持繁重的中央禁军,应付军费开支,只能开源节流。
此时的食盐专卖制度,属于战时经济政策。但安史之乱过后,各地藩镇割据,江淮财税重地又不在中央统治之下,食盐专卖制度只能继续实行下去。
在榷盐制的实行下,唐朝后期盐价不断上涨,从天宝、至德年间的一斗10文,到一斗110文。在唐德宗贞元年间,斗盐300文,至长庆年间涨到了斗盐400文。
私盐崛起
榷盐制的出现,加大了唐朝下层人民的生活成本,数斗粮食才可换取一斗食盐。官盐价格过高,低价盐就有了生存土壤,于是私盐贩子开始兴起。由于盐价很高,从事私盐又有利可图,以低于官盐的价格售卖食盐,在暴利的滋润下,私盐集团的势力渐渐扩大。
黄巢世代都以贩卖私盐为主,家境富裕。所谓:穷文富武,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黄巢有足够的财力来学习弓马拳脚,而又精于剑术。同时,黄巢又是一个读书人,只不过是一个落地的士子。唐末,连年旱灾,加剧了社会阶级矛盾,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王仙芝率先竖起反旗,黄巢仅随其后,举起起义的大旗。而这个王仙芝也是一个私盐贩子,和黄巢是一样的。
影响深远
私盐本就是社会上一种不稳定的因素,自黄巢起义后,乱世来临,私盐贩子在其中如鱼得水,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可以说,唐朝中期因榷盐而存在,唐朝末期又因榷盐而灭亡。但榷盐制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谁也没有想到,颜真卿竟然与黄巢还有这么大的关系,一个制度竟然引发了一个朝堂的崩塌。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唐朝的灭亡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制度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在具体实行中用错了人。
唐朝后期,官吏贪污成风,榷盐制度不断地给中央财政输血,但官吏也在中饱私囊,造成中央财政的减少。财政减少,只能不断的提高食盐的价格,人民买盐的成本又在不断提高,生活更加的困苦。这就给野心之辈提供了造反的土壤……
比如王仙芝、黄巢、王建、徐温、钟传等私盐贩子振臂一呼,天下皆反。王仙芝和黄巢起义虽然造反失败,但给予了唐王朝重重一击。之后,一些造反失败的私盐贩子聚啸山林,占山为王。王建在唐末五代时期,建立了前蜀。可以说,黄巢起义,是来自一百年前的前辈颜真卿的神助攻啊!安史之乱竟然与黄巢起义还有这种关系,真的是想不到。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不废除节度使
做事想问题,最忌讳的就是情怀满满,只要理想冲动而不顾格局博弈。为什么不取消节度使?为什么不消灭藩镇?为什么不再造统一?一个简单反问就够了:谁出钱?唐朝为何设置节度使和藩镇?因为不得已。唐朝为何不取消节度使和藩镇?还是因为不得已。
01、府兵制瓦解
一般来说,府兵制的瓦解,是因为均田制的瓦解。豪门兼并土地、人口大量增加,所以国家手中没有可供分配的均田了,当然府兵也就消失了。但是,这只是一个因素,甚至这个因素能不能站住脚也不好说。
因为古代一直就是地广人稀,不是发愁人口过剩而是发愁地不得垦。正是因为安史之乱引发的再一次北人南迁,所以江淮地区才得到更深刻地开发。同时,安史之乱后,人口逃亡太多,北方又有了大量荒废的土地,这时候重新建立均田制岂不整合事宜。所以,均田制瓦解而导致府兵制完结,可能真的站不住脚。
那么,府兵制为什么瓦解了?一个关键节点是高宗时期开启了与吐蕃帝国的战争较量。这是一场持续了200多年时间的大战争。投入的兵力规模是空前的,动辄都是十几万、几十万的规模;战场幅员也是空前的,从陇西到河西再到西域和中亚全都连在了一起。
同时期,东北的契丹问题、北方的后突厥问题以及西方的西域问题,也爆发了出来。所以,高宗以后的战争,不仅规模大而且时间长,关键是死人多。
但是,战场上使用的府兵,并非职业军人,他们既要打仗还要务农。持续几年外出作战,家里马上就会遭遇财政危机。所以,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府兵逃役问题,老百姓宁可自残也不当兵。而且,这个问题愈演愈烈。杜甫的《兵车行》、《石壕吏》,就是当时的现实写照。
02、节度使形成
节度使,最初只设在缘边地区。但是,后来遍布大唐,成为藩镇。原因之一,就是府兵制瓦解后,大唐必须要用职业军人代替府兵,继续开疆拓土。
但是,节度使的权力,起初只是兵权,后来包举了财权和政权,成为掌控地方军财政的藩镇。出现这种局面,当然不是唐朝想要的,但这里面有太多的不得已。
隋炀帝大业五年,可统计人口有907万户、4600万人;唐武德七年,可统计人口200万户、1500万人。至盛唐,也就800余万户。大隋与大唐相差如此之大,不是差在了人口数量而是差在了治理能力。因为你数出多少人,才能征多少人的税。所以,大唐的财政一直很紧张。自李世民时期就一直奉行不给钱但给政策的财政逻辑。这就为节度使总揽辖区财权提供了可能。
唐初,效仿隋制,实行州县两级管理模式。但是,后来变成了道、州、县三级。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因为国家长大了,地方也得长大,否则根本就治理不过来。汉朝也是这个套路,开始郡县两级,后来又在郡以上加了刺史一级。东汉,就直接分全国为十三个刺史部。为了提升边疆节度使的战争效率,节度使往往兼任所在州的刺史和所在道的采访使,直接监察地方官员。所以,节度使的权力也就延伸到了地方政权。
到这个时候,节度使这个怪胎就最终养成了。他完全可以搞割据,甚至反过来对抗中央。因为手中有兵、有钱、有权,对外战争彪悍,对内战争也同样高效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辛亥革命资料(辛亥革命资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