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望,风水这一古老智慧逐渐浮现在我们眼前。据记载,风水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郭璞的《葬经》中,书中并未提及用罗盘来测量方向,否则也不会有“土圭测量其方向,玉尺度是众所周知的”这样的说法。实际上,在更早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关注地理环境的布局和选择,如《周礼》中提到的“以土宜之法,辨十二土的名物”,可见真正的风水前身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代。
风水并非仅仅依靠罗盘来确定方向或预测吉凶。实际上,风水协议应根据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来评估好坏,而不是仅仅依赖罗盘。著名风水大师杨公(杨筠松)在堪舆时并不以罗盘定向为主体。这就意味着使用罗盘并非看风水的必要条件。很多风水大师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也对此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赖文俊在《堪舆一贯论》中提到:“内外的水都回环了,内外的山都被抛弃了,自己成了一片富贵的土地,不需要占卜。”这里表达的是,真正懂得风水的人只需观察自然风景,就能判断哪里是富贵之地,无需依赖罗盘等工具。廖金精的《囊经》也强调了观察山水情况的重要性,而不是单纯依赖罗盘测方向。其他大师如丘延翰、谢和卿、孙伯刚等也在他们的著作中对过度依赖罗盘表示了批评和质疑。他们认为真正的风水关键在于观察自然、理解阴阳之理。即使罗盘在后来成为预测方向的重要工具,但在风水领域,它仅仅是补充而非主体。因此当今人们对风水的最大误解之一就是认为看风水一定要用罗盘。实际上,真正的风水大师更注重观察自然、理解阴阳之理和判断地势之利。这也正是风水的魅力所在。
关于风水的堪舆意义以及古代风水大师们的思想,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想要真正了解风水,还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和智慧。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风水这门古老智慧的博大精深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