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家居风水 >

比丘十八物是什么,比丘十八物是谁的东西

编辑:家居风水布局2025-05-06 12:55 浏览: 来源:www.nanyuekg.com

谈到佛教文化,人们自然会想到那些庄严神秘的寺院以及寺院内琳琅满目的法器。每一座寺院,无论是深山古刹还是市井禅院,都充满了浓厚的佛教氛围。在这之中,法器作为佛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信徒们的信仰与。而那些佩戴在高僧身上的佛珠、锡杖、钵等,更是法器的精华所在。除此之外,佛教工艺品也无一不是法器的精彩展现。今天,就让我带大家了解一下比丘十八物,看看你对它们了解多少?

说到比丘十八物,它们可是古代大乘比丘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品。这些物品都是大乘比丘应该护持的宝贝,缺少其中之一就会犯下轻垢罪。其中,离开三衣称为舍堕,属于重垢;离开钵则称为突吉罗,属于中垢。至于其他物品则是轻垢。小乘比丘则只需携带六种物品,即三衣、钵、坐具以及漉水囊,这六种物品统称为比丘六物。

那么这十八物具体是什么呢?首先是杨枝,也就是齿木,它是用来清除口内臭气的木片。接下来是澡豆,它是由大豆、小豆、豌豆等磨成的粉末,用于沐浴和洗涤。三衣是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三种衣的总称。还有瓶,也就是军持,它是水瓶,用来盛水供洗涤或饮水之用。钵是应量器,用来盛放食物。坐具是坐卧时敷陈在地面或床上的布。锡杖的头部挂有,步行时振动出声,可以警示路上的虫类,或者在行乞时引起人们的注意。还有香炉、漉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以及菩萨像等。

这些物品都是佛教文化的精髓所在,每一件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用途。它们不仅是佛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佛教徒精神世界的体现。这些物品的存在,不仅展示了佛教文化的丰富内涵,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佛教的精神世界。

【结束语】关于这十八种物品的分合存在不同的说法。智的《菩萨戒义疏》卷下所出的与前所述相同;胜庄的《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卷下则将经与律、佛像与菩萨像合并为一;而义寂的《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下则除去杨枝和澡豆,将三衣分为三,使之成为十八种。这些不同的分合方式反映了佛教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上一篇:罗云熙家环境曝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