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提及的“离什么什么德”,对应的成语是“离心离德”。接下来,让我对这个成语进行详尽的解读。
离心离德
拼音:lí xīn lí dé
释义:指的是集体中的人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缺乏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这种状况通常表现为人们各行其是,缺乏协调与共识。它与“同心同德”形成鲜明对比,描述的是一种人心涣散、行动不协调的状态。
溯源:
这个成语源于《尚书泰誓中》。书中记载,商纣王虽有亿万臣民,但人们离心离德,人心涣散;而周武王只有治世能臣十人,却团结一致。从这里,“离心离德”作为一个描述集体内部不团结的成语被提炼出来。
用法及示例:
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描述团队、组织或国家内部的分裂状况。例如:“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团队内部继续离心离德,那么任何伟大的计划都无法成功实施。”
近义词:与此成语意义相近的词汇有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分崩离析等。
反义词:与之相反的词是同心同德、万众一心、齐心协力等,这些词汇强调团结与和谐的重要性。
文化背景下的深入解读:
“离心离德”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描述现象的词汇,它更是中华文化中强调团结、和谐与共识的象征。在中国古代文献如《论语》中,也强调了团结与分裂的对比。例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名言,就隐含了团结与分裂的对比。而在历史典故中,周武王因其“同心同德”而战胜了因“离心离德”而分裂的商纣王,这也充分证明了团结的力量之强大。
如果您有其他的语境或变体需要了解,欢迎随时告诉我,我会尽力为您提供更深入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