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月的美好时刻,我们又迎来了热闹非凡的元宵佳节。其实,这场盛宴的序幕早在正月十三就已悄然拉开。
这一天,被亲切地称为上灯日,传说中也是灯头的生日。古老的习俗在这一天得到了全新的演绎。为了即将到来的元宵佳节,各家各户都会在这一天试点制好的花灯,以祈求新的一年能够拥有新的气象和好运。这种传统源于南宋时期,那时的文献记载,自正月十三日起,大街小巷皆点亮灯笼,热闹非凡。
这一天,民间活动丰富多样。滚龙灯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习俗之一,已经传承了百余年。正月十三的试灯日傍晚,街道上开始出现六条老龙和多条滚龙的身影。随着夜幕的降临,华灯初上,龙灯开始穿梭于大街小巷,腾空飞舞,与璀璨的灯海交相辉映。街道两侧,家家户户都挂起灯笼,燃香放炮,欢庆这一特殊的日子。
紧接着,各式各样的彩灯也纷纷亮相,如故事灯、走马灯、鱼灯、狮子灯等。它们各具特色,形态各异,将夜晚装点得五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这场盛大的灯会将会持续到深夜,直到三更时分才逐渐散去,次日继续玩灯,直到正月十六圆灯之日。
在南通地区,人们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落灯。期间有着各种有趣的民间说法和习俗。比如,“十三、十四神看灯”,指的是这两天神明也会前来观赏花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则是人们赏灯的高峰期;而“十七、十八鬼看灯”,则带有一些神秘的色彩。还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习俗,意味着新年的喜庆气氛在逐渐消退后,人们开始期待下一个节日的到来。
城隍庙作为赏灯的重要场所之一,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的花灯,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也能深刻体会到中国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从正月十三开始的上灯节,不仅是一场盛大的视觉盛宴,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的集中体现。在这一天,让我们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共同庆祝这个充满喜悦和希望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