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送冬节:古老传统的热烈再现
一、时间与地点
每年的四月第三个星期一,在苏黎世的日历上有一个特殊的时刻送冬节(又称“六鸣节”)如约而至。关于这一节日的确切日期,有的资料称其始于第三个星期日,这个起始日点燃了节日活动的火花。庆祝的核心地点位于风景如画的苏黎世湖畔广场,这里成为了欢乐的海洋。
二、起源与传统
这个盛大的节日可以追溯到遥远的14世纪,其起源与教堂钟声紧密相连。在春分之后,大教堂的钟声在傍晚六点的时刻鸣响,象征着白昼逐渐变长,冬季逐渐退去。这一传统逐渐演变为一场盛大的庆典,名为送冬迎春。在当地的方言中,这一节日被称为“Sechseluten”(六鸣节),直接源于其历史传统。
三、主要活动
游行环节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
首日:大约两千名儿童盛装出场,他们身着古代服饰或扮演天使角色,沿街道游行,期间伴随乐队的悠扬演奏。
次日:各行各业的行业协会成员,如渔夫、面包师等,穿着传统职业服装,沿街游行并与市民分享糖果和鲜花。还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互动活动,如市民之间互赠鲜花,共同装点街头,营造出“花团锦簇”的春日氛围。
四、焚烧雪人仪式
送冬节还有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环节焚烧雪人。这个高达3.4米的雪人被称为“Bgg”,其燃烧的过程不仅象征着冬季的结束,而且其燃烧的速度也被视作对夏季天气的预测。当火烧得越旺、爆裂得越快时,预示着夏季将更为美好。傍晚六点的钟声响起时,雪人被点燃,骑马者围绕火堆疾驰,将整个仪式推向高潮。
五、中国元素的融入
自2012年起,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积极参与这一节日的庆祝活动。他们组成方队参与游行,展示“威风锣鼓”和舞龙表演,为这一古老的节日注入了丰富的中国文化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经历了2020年因疫情的中断,但这一活动已经恢复了常规庆祝模式,当前的庆祝安排(2025年)并未受到任何特殊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