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中国的影响深远。在诸多佛教流派中,南传佛教的独特性令人瞩目。其严谨遵循的巴利文律、经、论三藏是其显著特点之一。这里的“巴利”一词,意为“线”、“行”、“秩序”,体现了南传佛教对经典文献的尊重与传承。
南传佛教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阿育王时代的法敕铭文所使用的古摩揭陀语,这种语言被认为是佛陀当年所说的语言。南方上座部佛教的特色在于严格遵循戒律,保持原始佛教的传统。除了经典的经律论三藏外,还有丰富的注释书、史书等文献。
南传佛教在教义上继承了佛教上座部佛教的系统,被称之为小乘佛教。它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南亚国家,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的傣族等地区。由于南传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因此又被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南传佛教的思想特色体现在部派传承、典籍、学说、实践等方面。在部派传承上,南传佛教主要继承了印度上座系统“分别说”一系的传统。这一派别用分析的方法来解说佛法,特色鲜明。从南方七部毗昙中的《论事》一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分别说系的一些核心观点。
南传佛教的典籍丰富,其中七部论书是重要代表。这些典籍大多相传为佛说,如《法集论》、《分别论》等。这些典籍大体是由古老的“舍利弗毗昙”发展变化而来。在学说方面,南传佛教主张心性本净说,强调从离染心得解脱。还有佛道不共说和佛陀观等重要学说。
在宗教实践方面,南传佛教有一套组织完备的修行方法与次第。禅修者可以依据《解脱道论》和《清净道论》等经典进行修行。南传佛教的修行特色不仅在于严格遵循戒律,还在于它传承着系统完整的止观禅修次第。禅修者通过修习禅定、培育定力,再修习观慧,最终可以断除烦恼、解脱生死、现证涅。为了确保佛陀教戒和教授的可靠性,上座部僧人在维护传统和教法的纯洁性方面十分严格。
南传佛教以其独特的教义、丰富的典籍和严谨的修行方法,成为佛教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它的特色在于严格遵循戒律,保持原始佛教的传统,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和修行方法。这些特点使得南传佛教在佛教界具有重要地位,也吸引了众多信徒和学者的关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