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易经风水 >

感情与艺术结合的东辽葫芦画

编辑:风水图 2025-05-07 12:26 浏览: 来源:www.nanyuekg.com

葫芦情结:中国小镇的葫芦文化之旅

在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葫芦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从西游记的神仙武器到古老的民间传说,葫芦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这篇文章的笔触,一起去一个对葫芦情有独钟的小镇吉林省西南的东辽县建安镇。

这个位于长白山山脉与吉林西部平原交汇处的小镇,地势平坦,黑土肥沃,气候宜人,是葫芦生长的绝佳之地。走进小镇,你会惊奇地发现,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植着茂盛的葫芦。

在这里,有一个名叫赵文秀的人,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葫芦赵”。他虽以务农为生,却对葫芦有着独特的热爱和技艺。他喜欢在自家种的葫芦上绘制吉祥图案、山水人物等,吸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观赏。

“葫芦赵”的手艺源自祖上。清道光二十九年,赵文秀的曾祖父赵长君逃荒至东辽的夹信子屯。在那时,这一带矿井遍地,赵长君进入一处叫“三皇姑矿坑”的背矿队伍谋生。

矿坑中的矿工们需要用到一种叫做“灯虎子”的油灯来照明。那时的“灯虎子”是用泥做成的,矿工们每次下井背煤都需要叼着它,一天最少得背4趟。赵长君也不例外,他甚至因此磨掉了两颗门牙。

一天,赵长君路过一个院子,发现了结着的小葫芦,样子像极了“灯虎子”。他灵机一动,如果用这小葫芦做成“灯虎子”,不是既轻便又不伤牙齿吗?心灵手巧的赵长君便依葫芦画瓢,制作了葫芦“灯虎子”,并教会了工友们制作。此事让矿坑的负责人知道后,便指定赵长君专门制作葫芦“灯虎子”。从此,这一带的矿工们再也不用泥做的“灯虎子”了。

从此,“葫芦赵”的名号便传遍了整个矿区,甚至更广泛的地方。他的技艺不仅为矿工们带来了便利,也让他与葫芦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葫芦赵”的后代继续传承着这一技艺,让东辽县建安镇的葫芦文化得以延续。

每当提起葫芦,人们总会想起这个小镇和那位传奇的“葫芦赵”。他的故事和技艺成为了这个小镇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中国葫芦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你也对葫芦文化感兴趣,不妨去吉林省的东辽县建安镇一竟,感受那里浓厚的葫芦氛围,聆听“葫芦赵”的传奇故事,领略中国深厚的葫芦文化底蕴。

上一篇:个人身份调查网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