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中国民俗 >

2018年清明假期 2018年清明是哪一天呢

编辑:中国民俗 2024-04-26 08:10 浏览: 来源:www.nanyuekg.com
       “清明时节雨水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酒家在哪里?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从我们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但一开始,这首诗并不是为了纪念清明节,而是为了太阳术语的名字,因为清明节只是春天到夏天的转折点。所以气候变暖了,到处都是农民忙碌的身影,今天我们来谈谈2018年清明节的哪一天?清明节有哪些习俗?清明的起源是什么?
2018年清明节是哪一天?
4月5日星期四,2018年清明节。
农历:乙毛月丁毛日(二月二十日)阴历戊戌年
2018年清明节假期分配:4月5日(清明节)4月6日(周五)4月7日(周六)假期,共3天。4月8日(周日)工作。
清明节的起源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八节”之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一般在阳历四月五日,但是节期很长,有两种说法:十日前八日后十日前十日后,都是近二十天的清明节。据说清明节的起源始于古代王侯将相的“墓祭”仪式,后来民间也是如此。在这一天,祭祖扫墓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固定习俗。
清明节起源于商朝,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是中国的24个节气之一,大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左右。清明节过后,降水量增加,地面显示出春天和风景的形象。在这个季节,一切都是“新的”,无论是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存的身体,在这个时候改变了冬天的污垢,迎来了春天的气息,实现了从阴到阳的转变。
在古代,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据说,春秋时期,晋文公哀悼介子推“割股充饥”。后来,清明节的寒食逐渐融为一体。唐朝的祭祀时间通常是在寒食节,宋朝后退到清明节。传说“寒食节”的发源地是山西中部的介休。介休的起源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是报道。最后,他在这里被一场大火烧死,绵山也被称为“介山”。
据说大禹治水后,大家都用“清明”的话来庆祝水灾已经消除,世界和平。这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是春游的好时机。春天早在唐代就开始了,历代都成了一种习惯。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和美丽的春景外,春天还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增加生活乐趣。
祭扫在清明节很流行。事实上,祭扫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据说寒食源于晋文公哀悼介之推。开元二十年,唐玄宗命令天下,“寒食上墓”。由于冷食与清明相连,后来逐渐传入清明扫墓。清明扫墓在明清时期更为流行。在古代,孩子们经常要风筝。有些风筝上安装了竹笛,风一吹就能发出声音,就像风筝的声音一样,听说风筝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清明节也有很多失传的习俗,比如戴柳、射柳、打秋千等。在古代流传已久。据记载,辽代最重要的清明节习俗是从朝中下到普通人打秋千。仕女们聚集在一起,春风也很盛。
寒食节——寒食禁火,只能吃冷食或提前煮好的食物。据说这个习俗始于春秋时期。当时晋国有人想杀大公子重耳,贤臣介之推(又称介子推)护送重耳逃跑。即使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他也会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希望他以后能安全回国,成为君主,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终于回到中国成为君主,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奖励逃亡期间帮助过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经过别人的提示,他赶紧请介之推领奖。然而,介之推和母亲隐居在深山。晋文公和大臣在山里无处不在,有人建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妈妈出去。然而,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然没有介之推。灭火后,人们在柳树下发现介之推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非常伤心和后悔,把他们埋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日子定为寒食节,要求人民严禁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清明节是中国民俗中最重要的节日。清明节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按主日说,4月5日左右,按阴历,3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节气,用这种历法种植和收获。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后十五天,按照“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复苏的时候,一切都是清理干净的。所以这叫清明。所以,“清明节”本来就是节令名,后来又加入了寒食禁火和古墓的习俗,形成了清明节。
这种催促耕作的节日是如何成为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应该说,这与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据说它是在春秋时期为纪念晋国忠臣介子而设立的。
事实上,从历史的具体角度来看,禁火冷饮的关键体现了中国古代改火习俗的遗迹。在古代,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火源不易获得,取火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改变火灾和获得新的火灾是古代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恰逢改火季节,大家在新火到来之前,要严禁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一天人家不能举火,晚上宫里点燃烛火,把火传到贵戚大臣家。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生动地描写道:“春城到处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夕阳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因为寒食节期间严禁生火做饭,所以需要准备一些事先准备好的熟食(即冷饮),以便在禁火期间食用,沿着成习,从而成为寒食的习俗。寒食节期间的食物,在北方,关键是用面粉做蒸饼,用红枣揉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由有效的茎米和麦芽糖制成的李酪。在南方,主要有炸至金黄色的环饼,类似于今天的小吃;有效的糯米和雀麦汁,蒸食——青白团,馅料是枣泥或豆沙。此外,鸭蛋、枣饼、杏仁粥、冻猪肉、冻鱼也是寒食节常见的食物。
除了禁火冷饮,寒食节的习俗后来成为清明节扫墓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祭祀祖先。在古代,当一些人死于家庭时,他们只挖墓坑埋葬,而不建墓标志。祭祀主要在寺庙里进行。后来,在挖墓坑的时候,他们还建了一座坟墓,把祭祖分配到墓地,这就有了物质上的帮助。战国时期,墓祭的风逐渐加深。
秦汉时期,扫墓的气氛更加浓厚。据《汉书》记载,严延年大臣即使离京万里,也要经常回乡扫墓。在唐代,士人和平民都把寒食节祭扫视为返本追宗的仪式,因为清明节离寒食节很近,人们经常把祭扫延伸到清明节。诗人的作品,也常常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花开。白居易还有一首诗说:“乌鸦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哪家哭。朝中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成习,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正式要求,清明到来时,可以和寒食节一起度假。这一规定距今已有1200多年,说明从此清明节逐渐具有国家法定节日的色调。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从属于寒食节的位置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位置。这不仅体现在清明节举行的扫墓祭扫等仪式上,还体现在清明节收藏了寒食节原有的冷食、蹴鞠、秋千等习俗活动上。
清明节后来也吸收了另一个早期的节日——上思节的内容。古代上思节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关键习俗是在春天散步(在河边洗澡,祈祷消除灾难),这反映了每个人在一个沉闷的冬天之后迫切需要精神调节的心理需求。金代陆机上有一首诗写道:“春天晚了,温柔而美丽。元吉隆初思,清洗黄河。”这是当时人们在上思节的生动写照。
大概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随着春游活动。因为清明节要去郊区,除了悼念祖先,顺便在明媚的春天里驰骋在青春的田野里,也可以算是一种通过哀悼自重来改变心情的方式。所以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性格好玩的孩子往往对春游只在清明节举行一次不满意,就像唐代大诗人王伟的诗“少年分日游泳,不需要清明节和上思节”一样。
清明节融合了两个古老节日的精髓,最终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核心,将寒食习俗与上思春节相结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致承包上一代旧制,清明节依然坚持和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中华民国和清明节,除了最初的祭祀、春天等习俗外,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显然只是对长期民间植树习俗的官方认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死去的亲人的节日。关键的纪念仪式是祭扫,伴随着春天、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了饮用水思源、凝聚群体、迎春健身、关爱自然的价值。杜牧的七绝•诗《清明》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水墨画,细雨、牧童、酒家,诗人匆匆的脚步牵引着清明节的诗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把人们带到了另一个节日美景,比如林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不同形式的车马车舟,在画轴上忙碌繁华。今天的清明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憧憬未来,共创美好未来,是我们节日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