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传统的算命占卜也开始在互联网上崭露头角。在这个互联时代,一切都变得与众不同。
提及算命,人们总会想到那些神秘的预测和深奥的玄理。不久前,一个名叫小爱的年轻女大学生在社交软件上遇到了让她心动的男生阿星。小爱是个性格内向、深信星座的女孩,手机里装满了星座相关的应用和软件。她试图将自己和阿星的星座、生日等个人信息在不同的渠道进行测算,寻找积极的正向关联。这些正向的关联给小爱带来了心理的安慰和正反馈,让她对阿星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
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需求。随着玄学产品的日益火热,从笃信星座的90后,到开设周易预测学博士学位的学术机构,风水、八字等玄学概念和玄学产品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为了更客观地阐述这些现象,我们将从玄学初探、现状、识微见几(认知、思维与心理)和知来往(未来的可能)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我们来了解一下玄学的起源。玄学,一说源于魏晋时期对《易经》、《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发展。另一种说法是,四千六百多年前,黄帝时期九天玄女助黄帝战胜蚩尤,留下了天书秘术,这就是玄学的起源。历史上,玄学成为了主流思想,取代了流传两汉的经学。
说到玄学,就不得不提到道教和佛教。在中国历史上,佛教的传入早于道教的建立。而道教的成立则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些宗教与玄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此玄学五术山、医、命、相、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山术是修身养性的秘术;医术是利用方剂、针灸等医治身体的艺术;命术则是通过五行和人的出生时间来推理命运的方式;相术则是通过观察人的相貌、气质等方式来推断命运;卜术则是通过占卜来预测未来。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玄学产品也开始进入线上时代。线上玄学产品以其便捷性和互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网站来了解自己的命运、运势、星座等信息,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这些线上玄学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和,也成为了一种社交和娱乐的方式。
在这个互联时代,玄学产品以其独特的方式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它们不仅是一种预测未来的工具,更是一种寻求心理安慰和正反馈的方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线上玄学市场也将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未来,线上玄学产品将会如何发展?又将如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让我们拭目以待。在古老的东方文化中,玄学五术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和对命运的敬畏。这五种术法包括相术、卜术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领略这些东方玄学产品的魅力。
相术,它如同古老的镜子,映照出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和谐关系。相术包括相天之术、相人之术和相地之术。其中,风水师所精通的阴宅相法和阳宅相法,统称为风水术或堪舆之术。而我们所熟知的曾国藩所著的《冰鉴》等书籍,都是相术的重要载体。
再来看卜术,这是最为源远流长的术数之一。历史上许多军事家如诸葛亮、李淳风都精通此术。卜术包括占卜、选吉、测局等,其著作如《梅花易数》、《太乙数》、《奇门遁甲》等,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单就占卜而言,只要条件满足,便可以得到唯一正确的结果。
在现代社会,这些古老的玄学术法得以重现,衍生出众多的东方玄学产品。暂不考虑星座、塔罗等玄学,当前互联网中的东方玄学产品主要集中在命相卜三术。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些玄学产品形态多样,盈利方式也各不相同。
命术类的玄学产品,主要包括工具类、类以及综合类。其中工具类以八字排盘工具为代表,类则以高人汇为代表,综合类则综合了多种业务形态。这些产品的盈利方式包括开屏广告、收费服务、佣金以及电商开运物品销售等。
相术类的产品主要分为类和风水类。类的产品以看面相、手相、痣相为主,而风水类则以罗盘工具类、风水类应用为主。这些产品的盈利方式和命术类产品相似,主要通过广告、收费服务、佣金以及电商销售等方式获取收益。
卜术类的产品则以各位算卦、占卜、摇签为代表的APP、小程序为主。这些产品的盈利方式也和其他两类相似,还包括一些在线祈福、在线等创新业务。
这些玄学产品的流量主要来源于有需求的用户在应用商店的自驱动以及社交媒体的引流。玄学自媒体如微信号、微博号等在引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自媒体通过不断发布内容向微信、APP、小程序、电商等引流,常见的裂变方式包括社交裂变和优质内容引导等。
在玄学产品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安全风险。比如一些应用在用户录入生辰八字时会要求提供过多的个人信息,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对于用户提交的照片、姓名、生辰八字、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很容易被用于商业用途,引发安全隐患。
二、《介绍AI算命的套路》
随着玄学产品的五花八门,近年来爆火的AI算命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誉为AI赋能行业最成功的案例的AI算命,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套路呢?让我们来一竟。
在微信端“AI+相术”小程序时,你会惊奇地发现数不胜数的AI看相小程序。这些看似高科技的背后,其实大多基于简单的面部识别算法和预设的测算内容的排列组合。
这些AI算命小程序采用类似CMS的模板程序,甚至有些出自同一套系统。用户付费后,即可获取所谓的详细报告。为了吸引用户并驱动产品裂变,AI看相小程序会采用分享打折甚至免费的方式,并通过微博等渠道触达更多用户。这些渠道的产生的付费费用会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渠道,形成一个类似分销的系统。
从本质上讲,现有的AI看相产品是一套面部识别算法和测算内容的结合。为了让用户放心付费,这些小程序在交互时会展示用户的面部特征,并根据识别结果返回一套预设好的话术。有些产品甚至会结合传统命理理论,根据面部识别信息返回相对应的测算结果。也不乏一些纯粹为了取悦用户、讨好听众的产品,它们将好听的话进行排列组合,以让用户感到满意。
我用武林外传里的老白进行了测试,结果都是一些正向的模糊评价。而且,我发现了相当部分AI看相程序对同一张照片的不同次识别结果是不同的,这也进一步证明测算答案大多是经过排列组合的。
虽然不排除未来会出现真实有效的AI算命应用,但当前所谓的AI算命更像是一种割韭菜圈钱的娱乐。毕竟,算命看相的本质就是一种算法的应用,而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更多地侧重于营销和用户需求心理的研究,而非真正的算法创新。
三、《超千亿的玄学市场:玄学的商业潜力》
除了AI算命的火热,整个玄学赛道在资本市场也呈现出火热的态势。那么,玄学行业究竟有多大呢?
据算命公司“高人汇”的创始人袁钰膦透露,中国拥有庞大的玄学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付费用户占比约16%,他们年均占卜算命的消费额达到数千亿元。据创投媒体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已有数十家玄学相关的创业项目获得了不同规模的融资。虽然有些项目成为了历史,但也有项目逐渐壮大并引领行业发展。
与国外相比,日本和新加坡的玄学市场已经出现了上市企业。这些企业为客户提供从风水到城市规划的全方位服务,并吸引了包括跨国银行、房地产企业在内的各类资本巨头以及富豪榜上的富豪作为客户。这表明玄学市场的潜力巨大且跨国发展具有可能性。然而在国内我们发现很多玄学创业项目并没有真正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术数并实现模型化算法化。相反他们更多地关注营销和客户需求心理的研究以吸引更多用户并实现商业标准化和可复制化。他们通过创作玄学内容吸引粉丝建立流量池并向其他平台引流提供付费玄学服务或销售周边产品来获利。甚至出现了基于八字分析的天使投资众筹等创新业务模式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除了常见的星座运势预测外甚至出现了基于创始人八字分析的天使投资众筹模式为创投圈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总之玄学市场的商业潜力巨大但也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用户需求并保持长久发展。
四、识微见几:理解玄学产品的火热与认知心理的关系
玄学产品的火热与资本市场的青睐不仅仅在于玄学本身而是与用户的认知和心理需求密不可分。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需求产生的本源我们需要从认知及心理层面进行。首先东西方认知差异是影响需求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依据玄学五术建立的玄学产品产生于文明的认知体系包括语境和东方思维两个方面的影响。除此之外人类对于未知的和对于命运的渴望也是推动玄学市场发展的原因之一。人们希望通过玄学产品来寻找人生的方向、解答困惑并寻求心灵的安慰和寄托。因此了解用户的认知和心理需求对于玄学产品的研发和推广至关重要。
玄学市场的火热不仅仅是技术和算法的进步更是人类对于未知的和对于命运的渴望的体现。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自我认知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真实有效的玄学产品问世满足人们对于未知的和对命运的渴望的同时也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从而提升整个市场的质量和理解用户的需求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并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场景与语境:国学背景下的思维差异与心理动因
场景,是时间与空间的交汇,情景与交互的熔铸。当用户置身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情景交互引发的情绪变化就构成了场景的核心。那么,何为语境?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环境,它涵盖了时间、空间以及文化等多重因素。以国学为例,诗中的意境、情感、哲理都深藏于语境之中。
让我们以国学中的一首古诗为例,感受语境的魅力:“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当我们将诗中的汉字替换为数字后,虽然意思未变,但古诗的韵味、意境却有所流失。这恰恰体现了国学语境的重要性。东方玄学产品的需求,正是在这种国学语境下产生的。理解玄学,需要结合国学语境,正如理解需求需结合具体场景。
那么,这种国学语境的差异究竟源于何处?答案在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追溯到东西方哲学家看待世界的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尼斯贝特曾提到,中国哲学家与希腊哲学家在看待木头时,有着截然不同的视角。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源于数千年来环境对人们的影响。
伴随中国文明几千年的,是一种整体观念看待事物的方式,透过客观现象看本质。而“科学”本身,仅是这种环境影响下的显性表现。这种影响带来了看待世间万物的思维和认知差异,塑造了迥异的文化体系和为人处世方式。这种深入的影响,会潜移默化地塑造人们的认知体系。
除了文化、环境带来的认知影响,人们选择相信玄学的心理动因也值得。从心理层面分析,巴纳姆效应和幸存者偏差是决定人们热衷玄学产品的两大心理因素。巴纳姆效应使人们容易相信模糊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而幸存者偏差则导致人们只关注导致结果的过程,忽略其他条件。
除了这两种心理效应,人们在面对未知的、不可控的事情时产生的焦虑也是玄学产品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为了寻找心灵的安慰,人们会寻求一种确定感。玄学产品说一些笼统的、暗示性的正向词汇,用户在焦虑的状态下会自然地将自己往这些词汇上靠拢,从而得到心理安慰。
玄学产品的盛行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心理动因。理解这些动因,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们的信仰、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人类文明、文化多样性的新视角。在这个多元、多变的世界里,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信仰和文化,共同人类文明的未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玄学作为人类对未知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一种体现,一直在社会大众心理占据一席之地。无论是翻译晦涩难懂的玄学知识,还是借助AI赋能玄学,抑或是将玄学产品与二次元文化相结合,这些尝试都在构建一个独特的利基市场。人们追求的不只是物质的满足,更多的是对心理安慰的需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知的。这种需求使得玄学产品的存在具有长远的价值。
翻译这门生意在玄学领域具有独特的地位。它将专业语言转化为大众易于接受的语言,满足了人们对于知识获取的需求。通过友好的方式呈现知识,使得用户更容易产生拥有感和满足感。风水课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证明了在现有的知识付费环境下,将玄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巨大潜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AI赋能玄学成为了创新的方向之一。虽然目前AI算命在某些场合被用作娱乐项目,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潜力。真正的机会在于如何将术数理论模型化、算法化。这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沉淀和打磨。如果成功实现,这将极大地降低算命看相占卜的成本,满足市场的需求。
玄学产品的人格化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借鉴星座产品的经验,引入二次元等人格化方式可以使玄学产品更好地被用户记住和接受。这种策略能够吸引年轻用户,增强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泛玄学IP的应用也是当前的一个热点。利用与玄学相关的人物、故事、传说、风俗等元素,可以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玄学IP。这些IP能够满足秘事物兴趣者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尼山满》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以满族口传文学为背景,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吸引了广泛的好评。
玄学的魅力在于其能够给人以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面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人们对好运气的渴望使得玄学产品的需求长期存在。我们也应该明白,更大的风水在于人心,世间更好的风水是善良。无论我们有多在意风水命理,都不能否认自己的努力和善良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美好。
玄学产品的未来发展不应只是圈地收割感情税,也不应以科技为名进行圈钱营销。而是应该真实满足用户需求,抽取玄学精华,借助现代化的分析手段,客观满足受众需求。只有这样,玄学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生命力,实现真正的价值。你对玄学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和我聊聊你的观点。作者YUE是一位正在攻读计算机硕士的学生,他对玄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我们期待他的更多分享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