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三全食品涉非洲猪瘟病毒事件
一场食品安全风波在2019年掀起,源头直指河南三全食品。在湖南省湘西州的抽检中,发现四批次三全食品生产的“三全灌汤水饺”存在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的情况。尤其是批次号为20190113H的样品,有三分之二的检测样本呈阳性。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不久后,甘肃酒泉市也检测到了疑似阳性的样本,涉及多个批次的三全食品产品。面对这样的食品安全危机,三全食品迅速做出反应,封存了疑似批次的产品,并积极配合河南省调查组前往湖南、甘肃进行核查。
这一事件迅速在行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大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苏宁以及线下商超如大润发、欧尚等,纷纷下架涉事产品,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深交所对三全食品发出了关注函,要求其对事件的影响及防控措施进行说明。除此之外,上海静安区市场监管局也在某次抽检中发现龙凤牌荠菜猪肉水饺疑似阳性,并立即启动了召回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非洲猪瘟病毒在猪科动物中传播迅速,但并不会感染人类。该病毒在高温下即可被灭活,因此正常烹饪的猪肉可以放心食用。这一事件仍然对生猪屠宰企业敲响了警钟。农业农村部要求自2019年2月起,所有生猪屠宰企业必须进行非洲猪瘟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对于三全食品而言,此次事件无疑是对其的一次重大考验。在发布溯源声明的三全食品承诺将加强检测措施,确保原料猪肉均来自合规供应商,具备检疫证明和溯源系统。此次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对速冻食品产业链的广泛关注,推动了屠宰、加工环节的病毒检测标准化。该事件暴露出食品供应链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的漏洞,提醒企业需强化原料检测,而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全链条的风险管控,确保食品安全。对于消费者来说,虽然无需过度担忧病毒对人体的影响,但也需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安全信息。